200809161748基督教論壇報歷史
1623歷史
一、《基督教論壇報》歷史
這是一個橫跨四十三年的故事。 一九六五年十月卅日 美國基督教普世教會協會(WCC)下的Lit&Lit委員會(文字學與識字委員會)為紀念台灣宣教百週年,奉獻一筆款項在台開辦《基督教論壇週刊》,由 許牧世 教授來台聯絡當時四大主流教派,參與經營。
(一)週報草創期
許牧世(1914-2002)是《基督教論壇報》的創始人(參見圖2-2-1)。[1]1964年他應美國基督教協進會NCC(National Concil of Chinese)文字工作委員會要求,由香港前往台灣諮詢、調查福音傳台百週年紀念之實際需要,核實確定為教會刊物。1965年,他在香港輔僑出版社當總編輯。有一次他到台灣來,一群朋友跟他聊天。因為他是正統新聞系畢業的記者,他們討論的中心集中在辦一份基督教的報紙或週刊上。講話的人也許僅是無心的找話題談,而許牧世卻很有心地投入討論。最後,他說:「假如你們真的要辦週刊,我願意辭掉香港的編務,全職來籌備這份刊物。」因為他的認真,這些朋友也認真起來了。許牧世負責對外聯絡,由周聯華(參見圖2-2-2)奔走於四大教派之間成立籌備委員會。那四個教派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衛理公會、信義會和聖公會。籌備委員會第一次聚會,許牧世帶來了好消息﹕如果四大教派聯合組織,美國基督教協進會(NCC)的文字與識字委員會願在開辦之初給予經濟協助。在那次會中也決定了「基督教論壇」的名字。就這樣,四個教派和兩個人(許牧世和周聯華),就組織起來了。許牧世建議由他自己幫助翻譯聖經,所得酬勞就拿來當作《基督教論壇報》前五年的經費。[2]
《基督教論壇報》剛開始的時候,許牧世是坐鎮在辦公室的,每一篇社論都是他的傑作。後來,東海大學和台南神學院聘他去教書,他的社論也必定會寫好,從不讓編輯發愁。他的母校是密蘇里州新聞學院,這一段過程中,常跟美國基督教協進會的領袖們有來往,他的工作也直接或間接與他們有關係;許牧世說要辦週刊了,這些朋友們認為他終究學以致用了,大家都願意玉成他的志願。1965年10月,《基督教論壇週刊》在台北創刊,第一間辦公室臨時租用長春路的一層樓辦公室,後來WACC在「信義大樓」的興建時,提供了一部份費用,讓《基督教論壇週刊》在該大樓的三樓免費使用十年,即道聲出版社在杭州南路二段15號3樓的辦公室。1967年許牧世因為身兼教職和寫社論,工作過勞,曾經在台南神學院上課時昏倒。這一年《基督教論壇週刊》出版許牧世的一本書《筆耕者語》。是年他去香港工作,1972年他赴美國聖經公會,全時間翻譯《現代中文譯本》聖經[3]。許牧世當初創辦《基督教論壇週刊》的理念是「根據教會合一的原則,作為各教派合作的橋樑,共同肩負見證基督、傳播福音的使命。」他對《基督教論壇報》一直有一份感情,在世時每年固定有一筆錢奉獻給《基督教論壇報》。他過世之後,他的夫人譚天鈞[4]女士繼續替他持守這筆對論壇報奉獻的心意。
1985年在論壇廿周年慶時,購買太平洋建設公司建於松江路廿二號的錫安大樓七樓約卅 五坪 的辦公室,正式成立「財團法人基督教論壇基金會」,但是報紙一直在艱困中,慘澹經營。1990年夏天,資深記者林意玲在簡鴻基社長邀請下,以義工方式任社長特助,帶入媒體的新聞理念,報紙從當時的一大張黑白報(4個版),增為兩大張(8個版),旋受任義務副社長,並陸續從兩大張發展為三大張(12個版)彩色報。三年多後,她辭去天下雜誌的工作,出任全職社長職務。此期間,發行量由3000份左右升到7000份。1998年1月,在上帝的恩待與眾教會的支持之下,以四千萬元的價格在新生南路一段五十號八樓,購買約一百坪的新辦公室。並自2000年9月起再租用左側四 十坪 辦公室,作為讀者俱樂部並兼台北記者中心之用。43年來《基督教論壇報》的辦公室總社一直在台北市,位置分別是長春路(租用)→杭州南路(向道聲借用,參見圖2-2-3)→松江路(自購)→忠孝東路(向保力達借用)→新生南路(自購)→仁愛路(自購)南區辦公室 借用高雄火車頭教會→借用郭乃惇方舟雅各廠房。
表2-3-2《基督教論壇報》辦公室一覽表
總社/分社 | 地點 | 取得方式 |
總社 | 台北市長春路 | 租用 |
總社 | 台北市杭州南路 | 向道聲借用 |
總社 | 台北市松江路 | 自購 |
總社 | 台北市忠孝東路 | 向保力達借用 |
總社 | 台北市新生南路 | 自購 |
總社 | 台北市仁愛路 | 自購 |
南區辦公室 | 高雄市河北二路 | 向火車頭教會租用 |
南區辦公室 | 高雄縣路竹鄉 | 借用郭乃惇方舟雅各廠房 |
南區辦公室 | 高雄市民權一路 | 借用張素杏宅 |
(本研究整理)
1965年10月31日《基督教論壇報》原名《基督教論壇週刊》創刊時,由四教派推選代表組成董事會,雷法章便因眾望所歸,被推為董事長,主持《基督教論壇報》的社務。期間經過多次改組改選,在每次董事會改選時,他均提出辭職,但也均不為董事會接受,而蟬聯至1988年10月。首屆《基督教論壇報》董事會,計有黃武東牧師、李嘉嵩牧師(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顧敦鎳博士、許可領牧師(衛理公會)、王長齡主教、雷法章先生(聖公會),金仲庵牧師及殷穎牧師(信義會)。經公推黃武東牧師為發行人兼社長,雷法章先生為董事長,李嘉嵩牧師任經理,辦公室位於信義大樓三樓。
(二)超宗派轉化
《基督教論壇報》雖為四教派合作,可惜在報份上都沒有認真的推廣,等到美國文字事工會的經費停止後,便顯得捉襟見肘,度日維艱了。1981年四大教派無力支持,《基督教論壇報》因而開放更多人奉獻參與,由殷穎牧師主導開放為超宗派,各教會、個人都可支持,改由簡鴻基(當時是必治妥公司總經理)出任《基督教論壇報》社長,接掌社務。過程實因四教派的董事會已經無心合作,對《基督教論壇報》實質上並未支援,熱心參與者反不得其門而入,便決心要打破這個藩籬。於是在1981年,殷穎牧師提議,由當時擔任發行人之鍾茂生牧師及其本人(社長)同時辭職,改組為現在型式的董事會,讓各教會及個人均可以參加為成員,結束了四教會為主的時代,使《基督教論壇報》真正成為一個超教派的組織。這是《基督教論壇報》自1965年創刊以來,一次重大的改變,並開啟了嶄新的契機。殷穎曾說「回想《基督教論壇報》能撐持了卅年,真不簡單,編輯、經營兩方面都是困境。卅年來在《基督教論壇報》擔任過編輯的同工難以計數,在臺灣新聞管制期間,曾兩度受到主管機關的警告;一次是長老教會在《基督教論壇報》發表他們的『國是聲明』,另一次是報導了中國大陸的消息。而經費方面更是頻出狀況,我(殷穎)要多方挪借才能度過難關。」[5]
為了進入日報《基督教論壇報》2000年1月1日,由週刊改版為三日刊–每週二、五出刊,分別為兩大張(8版)及三大張(12個版),並由過去郵寄方式,改為當日派送,內容也逐漸與一般坊間報紙同步。此時期的社務委員,財團法人基督教論壇基金會董事暨基督教論壇社社務委員會議2000年度第一次會議,在(27)日於該社召開,會中確認第七屆社委名單,原主任委員兼董事長孫寶年、副主任委員白培英均獲得連任。本社第七屆的廿二位社委為:尹士豪、王祥樵、白培英、白崇亮、白嘉靈、任秀妍、余宗澤、李正一、汪川生、周聯華、林意玲、范大陵、許清雲、洪善群、孫寶年、陳民本、陳定川、陳政雄、陳敬智、馬漢寶、鄭信真、簡啟聰(按姓氏筆劃)[6]。
(三)三日報時期
有別於坊間八卦充斥、煽色腥商業掛帥《基督教論壇報》2003年1月改版成雙日報(每週二、四、六出刊),並正式鋪貨在全台灣的便利商店─萊爾富超商販售。每週二、四為針對一般讀者的新聞,傳揚信、望、愛的真理,每週六為針對基督徒的教會報紙。內容訴求「深度報導」、「極簡閱讀」、與「清新、鼓舞」報導。這時期重要事工如下:A.每週二、四、六清晨出報,在全台萊爾富上市,深度報導當日重要社會新聞、焦點新聞、深度報導、焦點人物、地方新聞、寰宇新知,提供即時、深入、濃縮、建設性的新聞資訊。 B提供多元化、感動人心、實用功能的副刊版面,如:旅遊版、影視版、藝文版、網路版、旅遊版、健康版、體育休閒版、松年版、福音版、言論版、消費版、雙語版、台文版、兒童版、真實故事版、鹽光版、教會生活版、雅歌版、愛家版、真情版……內容實用。 C每月出版十餘萬份「幸福快遞」福音單張,以成本價供眾教會夾入每週報,以分發傳福音之用。 D在媒體界以扮演「基督教新聞的中央社」角色自居,主動及被動提供教會資訊供一般媒體採訪、刊登,建立基督教社會形象,並積極帶領新聞工作者認識信仰。
林意玲社長非常積極推動日報事工,2002年3月董事會通過設立日報籌辦基金,向日報的方向邁進[7]。2005年3月農曆年前,辦公室遷到為籌備日報而購買的獨棟七個樓層的「恩典樓」。2006年1月1日《基督教論壇報》刊出「日報告白」,公佈「50萬元命名運動、人才全面網羅、論壇週刊將重現」,強調還需要下列印證,才能走上日報之路:1.需要全體讀者的共識,願支持傳福音與新聞宣教的事工;2. 需要足夠的、願意響應上帝呼召的年輕人;3.需要廣告與訂戶「量」的表現,以滿足資金需求;4.需要財務的規劃與基礎。[8]1月7日起,《論壇教會週報》開始發行,並且固定增加彩色版面,並在每週六增一大張(4個版),《論壇教會週報》之外的《基督教論壇報》都是對外傳福音的內容。林社長也積極尋求、整合上述辦日報四項基本印證的資源。《基督教論壇報》雖然懷抱理想,美其名為「超教派」,其實猶如「人間孤兒」,沒有固定教派支持,唯靠員工上下以生命時間與專業,不計代價的日夜投入。因為《基督教論壇報》一直處於沒有特定財團或教派大額奉獻支持,人力吃緊與財力不足的情況下,只能祈求上帝的憐憫,逐步發展。《基督教論壇報》原本預計在2006年7月改版成為日報,站在聖經真理立場上,報導純淨有益的新聞。這個理想必須籌募到一筆「日報基金」,並儲備一百位新聞專業精兵。林意玲社長一心想辦日報,利用《民生報》停刊的便利招募人員,然而財務並未實際如上述印證,大多數董事認為未到日報發行時刻。2007年5月更換社長與總編輯。2007年第八屆董事會,通過十四席董事全部留任,僅一席彭懷冰卸任,遞補陳政弘為新董事。另選出常務董事洪善群、王祥樵、陳政雄、李正一、范大陵、任秀妍和黃清一,並由洪善群擔任董事長。會中並核准社長林意玲退休,旋即選定黃清一為新社長、雷顯威為總編輯兼總經理。林社長任期至四月底,完成交接。2007年10月董事會通過賣掉仁愛路恩典樓和新生南路辦公大樓,未來預計辦公室將搬到何處尚未定案。2008年元月1日《基督教論壇報》二日報每週減一張,從每週二四六出3、3、4張回到2004年的3、3、3張。元月4日按立雷顯威為社牧,並成立社牧室。2008年1月16日起人事改組,精簡人員,全社分行政、編輯、業務三部門。2008年5月恩典樓出售,搬回新生南路辦公室。
(四)高層組織
《基督教論壇報》首屆董事計有黃武東牧師、李嘉嵩牧師、卓宗吟(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顧敦鎳 博士、許可領牧師(衛理公會)、王長齡主教、 雷法章 先生(聖公會),金仲庵牧師及殷穎牧師(信義會)。經公推黃武東牧師為發行人兼社長, 雷法章 先生為董事長,李嘉嵩牧師任經理。聘浸信會的黎世芳弟兄出任執行編輯(後改為總編輯)。如今細數首屆董事及早期同工多已作古,頭四任社長為:黃武東、鍾茂成、黃麗川、李東輝。首四任經理李嘉嵩、卓宗吟、鍾國元、岳欣天[9]。2002年,《基督教論壇報》董事會暨社務委員會通過成立「日報籌辦基金」,這時董事和社委有孫寶年、周聯華、馬漢寶、鄭信真、陳敬智、王祥樵、李正一、白培英、林意玲、陳啟峰、余宗澤、陳政雄、陳定川和任秀妍等十四位。(依簽到序)請假的董事和社委為:范大陵、白嘉靈、白崇亮、洪善群、賴榮信、陳民本、汪川生和尹士豪等八位[10]。2004年《基督教論壇報》董事會暨基督教論壇社社務委員會於1月8日召開,決合併組織為一個董事會,並產生十五席董事。陳政雄弟兄獲選為董事長,將全力推動邁向日報的異象。這是第七屆董事會,通過的十五位董事名單為:陳政雄、洪善群、李正一、鄭信真、范大陵、王祥樵、林意玲(以上七名為常務董事)、陳民本、任秀妍、陳敬智、周逸衡、賴士葆、曾紀鴻、黃清一、彭懷冰(新任)。另外,董事會也修改章程,增聘榮譽董事,共通過簡鴻基、周聯華、白培英、孫寶年、陳定川和馬漢寶為榮譽董事。[11]《基督教論壇報》發行人簡鴻基弟兄(參見圖2-2-7)[12]。前董事長孫寶年姊妹[13]、前董事長陳政雄[14]、現任董事長洪善群[15],都對《基督教論壇報》非常有貢獻。
(五)副產品
為提供讀者更快速的即時新聞內容,《基督教論壇報》網站2002年3月1日正式改版,內容含即時新聞、全文檢索資料庫、線上論壇、每日靈修等內容,讓身在偏遠地區或國外的讀者,也能隨時掌握最新的消息,同時也發揮網路即時互動的功能。網站設有「線上論壇」專區,針對重要議題蒐集「民意」,邀請網友發表看法,並擇優刊登在報上。此外,也針對慕道友開設福音版專區,供讀者利用。為了吸引讀者常常上網,該報還推出每日靈修及社長日記,每天更新網站最新的資訊,同時也讓讀者了解《基督教論壇報》的事工。除此之外,網站也設計「熱門話題」、「精采文章」及「連載小說」等園地。
龍蕭念全師母及一些姊妹們對關懷女性文字事工的感動,激發起林意玲社長幫助弱勢婦女和對未信主女性傳福音的心志。2005年,華人女性《姿》雜誌於6月4日晚間在東馬來西亞沙巴的姊妹宣教大會中召開發行會議,並於會中選出董事長、董事群及各地聯絡人。該雜誌試刊版趕在5月底姊妹宣教大會前夕印製完成,全本彩色96頁,初版1000冊,先在馬來西亞的第二屆華福姊妹宣教大會中正式發表。《姿》雜誌於6月4日上午的聚會中發出近八百冊,擔任社長兼總編輯的林意玲,在報告中呼籲姊妹們思考辦這份雜誌的重要性或加入認養她。當天晚上華福代表及願意參與的同工召開會議,選出董事:包括董事長龍蕭念全、董事李林靜芝、范純英、陳明義、臧玉芝、葉秀芳、林意玲等。參與者及雜誌地區聯絡人:林潔雲(波士頓)、林懿文(台灣)、廖愛梅(泰國)、邵莊秀美(菲律賓)、臧玉芝(台北)、范純英(新加坡)、李陳明義(香港)、龍蕭念全(香港)、梁碧瑤(加拿大)、周寧忻(東馬)、張令韡(泰國)、孫瑞華(泰國)、石榮英(泰國)、李林靜芝(美國)、丁惟柔(日本)、葉秀芳(西馬)、林意玲(台灣)[16]。《姿》雜誌每個月一刊,從8月起創刊,訂戶約800個,《基督教論壇報》代編印《姿》雜誌。2005年12月,《基督教論壇報》的董事會通過決議,正式領養《姿》雜誌。2006年1月起,《姿》雜誌正式成為《基督教論壇報》的附屬產品,第一任社長林意玲,第一任主編雷式明。2007年5月出版最後一期,可惜隨著林意玲退休而停刊。共刊出1年9個月。
[1]財團法人基督教論壇基金會(簡稱:《基督教論壇報》)董事長:洪善群 社長 :林意玲(現為黃清一)地址:100台北市新生南路一段 50號8樓803室電話:(02)2396-1010 傳真:(02)2356-3232電子信箱:service@ct.org.tw網站:http://ct.org.tw。
[2]本節參見許牧世,《基督的謙和勇士》(台北,天恩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
[3] 同上。
[4] 持守直到2008年3月22日她去世為止。
[5]本節參閱《基督教論壇報》1544期1995/11/5<三十而立>專輯/殷穎。
[6]參見《基督教論壇報》1864期2000/12/29焦點新聞/劉台平;1868期2001/1/12焦點新聞/
[7]參見基《基督教論壇報》2000期2002/4/30教會新聞/「攜手打造論壇報下一個2000期」。
[8]參見2540期2006/1/3《基督教論壇報》2006年一月代禱信。
[9]資料來源:《基督教論壇報》數位報、殷穎牧師。
[10]參《基督教論壇報》1988期2002/3/19焦點新聞。
[11]參《基督教論壇報》2230期2004/1/10焦點新聞/成怡夏。
[12]<span style="FONT-FAM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