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31網路新聞

耶和華上帝的曉諭如下:

閒話家常的牧者?——服事的藝術從生活開始

疫苗討論




 

 

耶和華上帝的曉諭如下:


自從今年5月1日主耶和華上帝藉著周瑜家(周天助)使女頒布凡屬中華民國國籍的基督徒子民不可擅自介入我在印度的作為,但是有非常不少的基督徒教友被克安通、周神助、楊寧亞、夏忠堅以及章啟明牧者使徒們帶領不斷地為印度的新冠疫情大爆發,旱災,缺水等各種災禍代禱。關鍵是很多人不瞭解這是主耶和華上帝惠賜給兩岸中國人和好和活命的機會,能夠同心合意處理被印度搶掠的本屬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所共有的邊疆地區。

 

因為台灣地區的政治和基督教界的領導人物同時悖逆了主耶和華的心意,立刻回歸大陸、兩岸聯合,以免外敵入侵。並且基督教界首領群們漠視了主的心意和主的嚴重警告話語:若不悔改,台灣即將會有幾個震驚世界的事件發生,很多人會無家可歸,生活貧困。導致早自去年底開始,主耶和華便任憑一連串的不幸事件發生在台灣、香港和大陸地區。因為華人民族的中國基督徒教友,不斷地為對中國不友好,侵略中國領土的國家祈禱祝福多多,殊不知一但哪一個國家想要發動軍事力量搶掠中國,那一個國家便發生了大瘟疫和其他天災人禍,例如這次的印度。台灣陸續發生震驚世界的事件如下:

 

  1. 5月12日台股下跌重挫1400點,創下歷史上新高;又因新冠疫情爆發,5月20日金管會命令自5/24 – 6/30止,停止召開股東會,受影響的上市及興櫃公司達1931家。(英國金融時報、日本經濟新聞有報導)

    2.自5月7日開始接連三家公司,燁聯鋼鐵生產線起大火,約7萬公升油槽燃燒;聯成化工公司發生製程悶燒產生大量黑煙,很多有毒氣體被釋放,危害人體健康;5月20日生達生泰藥廠發生大火災。玉山森林大火延燒八天才熄滅。(台灣英文新聞媒體,Steel News均有報導)

    3.  5月13日高雄興達電廠全場跳機,導致全島輪流停電,400萬戶停電受波及;5月17日另外又一組機組故障,200萬戶停電受影響。為何缺電?豫表漆黑一片,台灣未來會陷入大混亂。(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和很多的外媒報導)

    4.  
    經濟生產因為持續乾旱,以至於半導體產業用水大受影響,石化產業生產也受到影響。又因為新冠疫情延燒,許多店家面臨倒閉、解雇、資遣員工的困境。(很多外媒報導)

    5.  
    5月初新冠病毒瘟疫開始爆發,確診病例急速上升,迄今仍居高不下。5月19日台灣全面進入三級警戒!醫療資源緊缺!沒有足夠病床和病房供確診者使用!第一線醫護人員面臨極大壓力,民眾生活大受影響!(紐約時報和很多外媒都有報導)
  2. 百年大旱!自2020年4月起,台灣國度禱告網所連結的眾教會即持續地為印度的新冠疫情和缺水代求祝福,導致台灣5月新冠疫情爆發和缺水至今。(BBC新聞、紐約時報及維基百科等都有報導,稱為百年大旱。)

親愛的牧長們平安,如果您不想收到我們的訊息,
懇請您回覆告知,對於造成您的困擾,
我們深表歉意!並請您原諒!


閒話家常的牧者?
——服事的藝術從生活開始
畢德生(《靈魂的牧者》作者)

在過去,如果可以在熱烈討論救贖理論和即將來臨的小聯盟球季作選擇的話,我從來不會猶豫;每一次,都是救贖理論勝出。畢竟,我所委身的可是拯救和永恆的偉大信息,哪有時間跟人閒話家常?當有「炭沾我的口」,又怎能還去跟人聊天氣和政治的八卦?

我知道,自己並不是惟一一個對於閒話家常感到不安又沒耐性的牧師;我也知道,並不是只有我會藉著高舉講道、護教和協談的優先和重要性,來合理化自己的缺乏耐性。

閒話家常:牧師該懂的藝術

靈魂的牧者
線上試讀

「主啊,祢知道我有多麼討厭那些重大議題!」這句出自魯益師(C. S. Lewis)信裡的話,我抄了下來提醒自己。面對許多眼裡只有頭條新聞,除此之外其他都看不上眼的人,魯益師做出了這樣的回應。他警告我們,這種鼻孔朝天的自負和自大,往往無法留意那些日常家裡發生的點點滴滴,也因此錯過了真實生活中許許多多的豐富和精彩。

特別是牧師,更應該注意這一點。正因為我們處理的往往是關乎宇宙的真理,是神聖而偉大的奧祕,反而需要在話語上變得更謙卑。謙卑意味著要貼近地面,要日復一日地跟尋常的人生活在一起,要注意每一個腳踏實地所發生的事。

請不要誤會,我的意思並不是說牧師講話可以不用大腦,滿嘴的陳腔濫調也沒關係。我的意思是,牧師應該好好地陪在會友的身邊,留心談話的內容,以對待重大事件的方式,看待每一天所發生的事情。有些洞見,只會在談笑風生的時候出現;另有些領悟,則只會在不著邊際的閒聊中得到。

這就牽扯到藝術了。藝術,意味著我們把自己交託給每一次的相遇,在任何的場合中,既不居高臨下,也不卑躬屈膝,而是維持著創造的熱忱。我們並不是要讓什麼事情發生,而是要成為已發生事情的一部分;不是要操控,也不會官腔官調。

只有當牧師相信,聖靈早已「預先」參與在所有的會面和談話中,我們才能把這樣的藝術發揮得更好。當年,耶穌曾經因為把小孩抱在懷裡,而引起追隨者的驚訝和反感;如果有人說,耶穌其實會滿心歡喜地接納我們的閒話家常,你會認為太過誇張嗎?我可不這麼想。

我們作牧師的,每個禮拜站上有如西奈山的講台,多少都會期待,自己可以帶著足夠的權威,用「有如藝術般的雷聲」〔語出愛默生(Emerson)〕來宣揚福音。然而,當我們走下講台,回到會友中身處的平原,需要的卻是另外一門藝術,也就是閒話家常的藝術。

(摘自本書第十章〈閒話家常的服事〉)


 


疫苗討論

原本很多修養好,學識飽的朋友,包括醫護人員,博士碩士,專業人士…最近超怒超不爽,成天傳一些仇恨滿滿,似是而非的網路謠言。

我試著用最簡單的方式解釋一下 (有錯請糾正)

第一:「藥證」
人,進口台灣,叫簽證
貨,進口台灣,叫憑證
藥,進口台灣,叫藥證

(一直喊進口,卻從沒去申請,那就是造謠!)

第二:「原廠證明。」

你老車要轉賣,即使所有引擎號碼,車身碼之正確無誤,少了「原廠證明」那張紙,直接扣五萬。

(更別說打到你身上的救命藥!那是一整串的生死責任鏈!)

第三:

「冷鏈」+「保存期限。」

好市多的鮮奶,繞了一圈,又被放回貨架上,你偏偏拿到了這一批,然後,花三十分鐘開車回家,又花十五分鐘卸貨上樓放冰箱。

這就是「冷鏈」被破壞

牛奶你一打開,酸了結塊,那還好,至少看得到。
不小心喝了,拉肚子一兩天!

保存期限?
只要冷鏈一旦被破壞,立刻失去意義了 !
買過海鮮都知道,不必我多說

(然後,港澳才多少人打疫苗,卻死了23人?死得有夠冤枉!偏偏有人硬要進口打同一批疫苗?)

有事嗎你?

——————

我書讀不多,寫這三點,希望可以解大家疑惑。

事事罵政府,自己卻成天亂跑亂幹譙,講些沒營養的鬼話,擾亂民心,這樣對疫情改善並沒有幫助。

也請您記得…
所有為疫情付出工作人員及第一線醫護人員的辛苦!

某些東西,世上並不存在

第一,「穿了不熱的防護衣/防彈衣」

第二,「打了無副作用的任何疫苗」

第三,「擋了比台灣更久沒社區感染的國家」

結論:

戴好口罩 + 勿摸眼鼻口 + 相信指揮中心
好好的在家,保護好自己與家人!

我們會撐過去的
🙏🙏🙏🙏🙏

廣告

BBC人口與生育:政府如何才能說服人們生小孩

人口與生育:政府如何才能說服人們生小孩

  • 斯蒂芬妮·赫佳蒂(Stephanie Hegarty)
  • BBC人口事務記者
中國如今面臨人口下降壓力,需要出台更多政策鼓勵生育。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圖像加註文字,中國如今面臨人口下降壓力,需要出台更多政策鼓勵生育。

過去兩週以來,全球兩個超級大國都不得不面臨一個令人不安的現實。美國與中國的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兩國的人口縮減局面可能較預期提早到來。

造成這一情況的原因是生育率迅速下降。與此同時,人口老齡化局面出現,這可能會阻礙經濟增長。通常,各國政府均希望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

中國與美國尚未走到這一步。而有些國家已經在考慮提高生育率的問題了,中美兩國可以從它們身上吸取一些經驗。

這是一個棘手的問題,它沒有簡單的解決方法。有的國家,比如俄羅斯,嘗試過在這上面投入大量金錢,向父母提供大筆現金鼓勵他們生育。但這種政策很少單獨奏效,家長們需要的是一個可以提供更多支持的系統。那麼,作為政府,可以如何說服大家生小孩呢?

1. 向家長提供可負擔的幼托服務

在人口正在減少的日本,小鎮奈義町是個快樂的例外之地。在過去九年間,這裡的出生率實現了翻倍增長,從每名育齡女性平均生育1.4名子女增長到2.8名,這得益於一個覆蓋範圍廣、對家庭友好的政策計劃。

在當地,每個家庭不僅可以得到生育獎金和育兒津貼,送小孩進托兒所的開銷也是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而已。不過,雖然奈義町的成功令人驚嘆,但它只是一個鄉村小鎮。在東亞其他地區,殘酷的職場文化使得母親或父親們很難在工作與家庭之間實現平衡。

韓國是全世界生育率最低的國家之一,為了鼓勵家庭生育,該國已支出超過1300億美元。其中一些項目是比較容易想到的,比如免費幼托、房屋福利或對試管嬰兒項目的支持。還有一些更有創意,比如向公務員提供假期,以便他們回家生小孩。然而,其中似乎無一奏效。

如今一些韩国公立幼托中心的等待名单已经有数年之长。

圖像來源,AFP

圖像加註文字,如今一些韓國公立幼託中心的等待名單已經有數年之長。

金智藝(音譯)在首爾有一份繁忙的工作,負責銷售與市場營銷。她對生小孩本沒有任何興趣,迫於父母壓力,她還是生下了一個孩子。如今,她的兒子已經三歲。雖然她拿著政府提供的“嬰兒支持護理”資金,但她覺得現金獎勵對自己的決定並未起到任何作用。

“我從未想過再生一個孩子,”她說。“養一個都已經十分困難了,所以我只想把精力集中在他身上。”這些政府的政策倡議中,沒有一項成功解決東亞社會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即不利於家庭生活的職場文化。

“在韓國我們有合法工作時長,產假和陪產假也很充足,”首爾大學研究該地區生育問題的助理教授金惠媛(音譯)表示。“但使用率卻很低,尤其是陪產假。這其實是執行層面的問題。”

2. 讓工作更靈活

韓國、中國與日本是極端示例,但在大多數發達國家,職場文化也與家庭生活有衝突。

各國政府可以採用的一個選項是,試著增加更多兼職工作職位。從數字上來看,兼職率更高的國家的確傾向擁有更高的生育率。然而,接受這些兼職職位的人通常是女性。這不利於促進性別平等,且由於會進一步減少勞動力,對於有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國家而言這也並不是理想選擇。

在女性保有工作的情況下提升生育率是可以做到的事情。瑞典經常因其對家庭有利的政策而得到褒獎,這些政策不僅來自於政府,也來自於企業。

疫情期间,在欧洲不同国家,妈妈们的在家办公体验大相径庭。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圖像加註文字,疫情期間,在歐洲不同國家,媽媽們的在家辦公體驗大相徑庭。

“我們了解到,在女性和男性一生中的一段時間內,他們會有年紀尚小的子女,有時不得不為此早點下班回家,”斯德哥爾摩大學人口統計部門主管安德生(Gunnar Andersson)表示。

有一些方法可以在不減少工作時長的同時,讓工作變得更加靈活。

2017年一項研究顯示,在德國,寬帶接入率的提升與高學歷女性生育率的提升之間存在聯繫。在家工作的女性發現,她們可以花更多時間陪孩子,且她們也會選擇生育更多子女。而在教育水平相對較低的女性或男性中間,同樣的效果並未出現。

图片

研究家庭人口的教授安娜·羅特基希(Anna Rotkirch)表示,類似的情況可能也正在芬蘭出現。去年在全球大流行期間,芬蘭呈壓倒性下降趨勢的出生率得到扭轉,實現小幅增長。

羅特基希教授是芬蘭政府在生育問題上的顧問,她認為,芬蘭的教育系統對出生率增長起到了一定作用。去年,芬蘭十分順暢地轉為線上教學。

但她同樣注意到另一情況。在歐洲不同地區,女性在討論與孩子一同在家辦公時,她們的體驗大相徑庭。

“我從英國得到的信息是,女性對於孩子在家上課十分絕望,丈夫沒有幫忙,以及其他在性別平等問題上倒退的聲音。”同樣身為一名母親,她在芬蘭並未聽說過這麼激烈的情況。

3. 讓男性在家辦公

在每一個進行研究的國家,調查數據均顯示,女性的自由時間少於男性,因為她們在家裡要做更多的無薪工作。

首爾大學的金惠媛發現,當男性在家中承擔更多任務時,生育率會上升。她在研究一胎家庭後發現,當男性每週做家務的時間超過一小時,這個家庭生育第二名子女的機會就明顯上升。

這與斯堪的納維亞地區多年以來的實踐相吻合。在瑞典,該國生育率一度在21世紀第一個十年間出現增長,這部分要歸功於對兒童託管的大幅補貼。

但同時,該國政府還向父母們提供豐厚的產後假期。現在,父親們的陪產假是母親產假時長的大約30%。“他們深度參與其中,這不僅僅是做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安德生教授說。“在孩子出生的一年半期間,他們會在一段時間內承擔起主要職責。”

瑞典政府还向父母们提供丰厚的产后假期。现在,父亲们的陪产假是母亲产假时长的大约30%。

圖像來源,AFP

圖像加註文字,瑞典政府還向父母們提供豐厚的產後假期。現在,父親們的陪產假是母親產假時長的大約30%。

而伴隨孩子年齡的增長,在早期建立起來的育兒或家務模式通常會持續下去。在瑞典,有73%的女性,以及56%的男性每天會至少花一個小時在家務或做飯上,而歐洲的平均水平是74%的女性及34%的男性。

“我認為你發出的信號很重要,”羅特基希教授稱。“社會上的信號和政治上的信號,告訴大家我們會幫助你,你不是一個人,你可以做到。”

過去多年來,北歐國家似乎一直在發出正確的信號,但如今卻不再如此。

在過去10年間,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生育率直線下降。瑞典的下降趨勢趨於穩定,但挪威和芬蘭的趨勢十分顯著。

“由於我們位列地球上最快樂、最關愛家庭的國家名單之列,這讓人十分難以理解,”羅特基希教授表示。

這重要嗎?

“從人口學角度來看,這些其實都可以不是問題,”牛津大學人口老齡化研究所教授里森(George Leeson)表示。

自20世紀70年代起,西歐國家的生育率一直低於生育更替水平(replacement level),但這一地區的人口卻一直在增長。“移民使得人口剛好可以得到更新與補充,”他表示。

如果老齡人口願意,勞動力萎縮的情況可以通過讓年紀大的人群繼續工作得到緩解。

首尔大学的研究发现,当男性在家中承担更多任务时,生育率会上升。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圖像加註文字,首爾大學的研究發現,當男性在家中承擔更多任務時,生育率會上升。

而下降的人口可以對氣候變化問題起到積極作用。“目前的實際情況是,我們生育的子女不像我們的父母或祖父母一輩那麼多,這給了地球村一點喘息的空間,”里森教授表示。

如果各國政府以全面的視角處理生育問題,他們可能會得到意料之外的收穫。當韓國政府推行定量工時法律之後,工作時間從每週44小時下降到40小時,金惠媛發現,這時韓國男性會花更多時間拜訪及照顧他們的年邁父母。

羅特基希教授表示,所有的政策最終都應指向幫助人們按照他們希望的子女數量構建家庭。

“它們影響到子女和父母的幸福感。而這可能也是最重要的事情,讓來到這個世界的孩子們擁有好的生活。”

視頻加註文字,中國“獨生子女”一代想生更多的孩子嗎?

🎵《讀你》蔡琴
http://www.youtube.com/watch?v=7nV1zDfhAyQ
《讀你》這首歌,在其背後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故事。在2014年的時候,蔡琴親自揭開了這首金曲不為人知的秘密。雖然蔡琴憑藉《讀你》這首走紅了中國的大江南北,但是她卻不知道這首歌原來寫的是《聖經》。
當時她還很納悶:寫歌詞的這個人有毛病吧,明明寫的是一本書,怎麼能稱為《讀你》呢?後來這首歌的歌詞作者梁弘志在即將離開人世之前,告訴了她《讀你》的真正隱含的意義。
原來《讀你》讀的不是情人,而是《聖經》。因為只有讀《聖經》,才能「讀你千遍,也不厭倦」。
後來蔡琴表示「當你愛上上帝的時候,哪怕是讀 一千遍聖經也會很樂意的。」
「你是我的詩篇,讀你千遍也不厭倦。」這首看似動人心弦的情歌,竟不是唱給某個情人聽的,而是在歌頌《聖經》的奇妙。因為《聖經》是上帝愛的話語,像一封給人的愛的情書,所以讀上千遍也不會厭倦,這是人世間最美的愛情。

 

好消息 台灣國產疫苗來了 和美國莫德納疫苗一樣 台灣高端疫苗 美國暗中提供莫德納孿生兄弟疫苗的技術…:https://youtu.be/-7BYN_rZ6vo

今天早上聽到這群醫護人員的歌聲,真的很感動!
在此艱難時刻,辛苦的第一線醫護人員還以此天籟般歌聲鼓勵大家,感謝你們!

願主 保守所有無私奉獻的第一線服務人員!

 

男歌手喬許葛洛班和席琳狄翁合唱The Prayer 禱告這首歌,而成為現今最最有名的男高音超級歌星,這是他的第一場演出!讓我們在疫情當下,共同祈禱主看顧我們每個人! https://youtu.be/8ESVDaluJO0

 

佛光會:請政府但念蒼生之苦

 
佛光山所屬的佛光會表示將捐出50萬劑嬌生疫苗。  圖/路透
佛光山所屬的佛光會表示將捐出50萬劑嬌生疫苗。 圖/路透
關心台灣的疫情者不只台灣人民而已,還有無數海外華人,無時無刻不在關切著他們的家人。
佛光會自從啟動「佛光防疫救護專案」後,針對第一線醫護人員、警消、基層檢疫工作者,提供了防疫物資,短短不到一星期,感謝通盈貨運的司機大哥們,冒著風險卻願意無條件運送防疫物資到十三個縣市政府,廿個大小醫院,近卅個警消局等。從照片中,看到滿頭大汗在前線的值勤者,面對未知確診的老百姓,無不感到對他們的尊敬、佩服!可是,他們欠缺防疫物資,亟需防護衣,N95口罩,亟需防護鏡、防護罩…我們杯水車薪的送去手上僅有的,同時又不斷尋找廠家調度購買,在日夜忙碌中,心中滿是疑惑:「為什麼在防疫配備都不足下,卻要他們替人民把關?」就好像戰士到前線去了,卻沒有配給子彈,真是情何以堪!別忘了:這些勇者,是我們的兄弟姐妹,是多少人的子女,他們是站在第一線保護人民的菩薩。

廿七日佛光會在全球的期待下,正式遞出了向政府申請輸入疫苗的許可文件,次日全台媒體報導始料未及,我們無意讓政府難堪,只考慮蒼生性命的安危,只希望政府儘快讓「非政府組織」協助台灣當前的窘況。我們不懂政治,只知道看著死亡人數的激增,心在淌血….人民的驚慌,不知道政府感受到了沒有?

廿九日守在電視機前,盼著陳指揮官給民間一個可以即刻救人的答覆,結論是「由中央和原廠簽約採購,由中央政府統籌分配…」,心中不免充滿問號:「既然中央希望自己簽約,為何遲遲不去簽約呢?」「難道是沒有原廠的管道嗎?還是原廠不賣台灣政府嗎?」「如果原廠不賣政府,是基於各種客觀政治因素,此時政府更應該感到『非政府組織』出面可得到解套的機會,更應該樂觀其成,不是嗎?」陳指揮官基於對民間採購的安全性有所疑慮,我想這是對的,畢竟每一劑都是要使用在人體上,但是如果佛光會取得原廠疫苗,給政府的公文內,亦表示「儘快協助與原廠對接疫苗暨物流送抵台灣…」也就是由政府至原廠取貨,請問這樣的流程,政府還顧忌什麼?擔心什麼?這是人命關天的一場戰役,我們能搶時間就是搶回人命,如果政府有能力與原廠簽約,為何不及時購買,非要等到人民自救?

台灣是一個民主的社會,傾聽民意是政府公僕基本的涵養,如今的台灣人民處在極度不安的環境,政府聽到了嗎?台灣是一個自由的社會,人民有免於恐懼的自由,如今人民驚慌恐懼的心情,政府聽到了嗎?但念蒼生之苦啊!

 

 

 

 

2021/5/31指揮中心疫情報告

⚠️市民朋友請注意⚠️
新北市5/30新增本土病例126例,校正回歸67例,其中新莊20例最多。截至5/29,居家隔離4,496人。

🔴本日最新防疫進度:
1️⃣截至5/29,總篩檢18,525人,陽性率3.1%。
2️⃣新莊和五股確診個案數提升,請市民朋友注意。
3️⃣高風險熱點地區共11區、160里,31日將增樹林第一區9里、汐止第一區7里、五股第二區7里;擴大執行土城6里、土城清水區14里。
4️⃣引進全自動整合檢測系統,全市檢驗量能從疫情前每日2,460件提升至1萬844件。
5️⃣第二階段清空計畫1,043間專責病房,已清空956床,預計開出1,330床。增加專責收治ICU共127間。
6️⃣傳統市場足跡最多,呼籲市民減少外出,一次買齊、不要逗留。目前執行市場全面稽查防疫作為,無法做到實聯制等防疫措施的攤商,一律停業。
7️⃣失聯確診者迄今508人,已全數尋獲。
8️⃣新北市好日子愛心大平台防疫基金捐贈達1億8,382萬元,感謝台新金控捐贈1千萬及各界善心人士。

新北市檢疫隔離關懷中心
– 時間:每日7時至23時
– 專線:(02)8953-5599分機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