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大流行期間的20個祈禱

全球大流行期間的20個祈禱

當新冠狀病毒疫情(COVID-19)將全球帶入危機時,它也使我們屈膝了。

JEN POLLOCK MICHEL

 

2020年4月9日

全球大流行期間的20個祈禱

在這段日子裡,正當COVID-19被定性為全球流行大瘟疫、各國採取緊急措施阻止病毒傳播之際,我真希望能說,我的第一個衝動就是禱告。不過說實話,我更痴迷的是不斷地刷屏。

 

這場危機是迫切的,我感到相當無助。但或許感到自己的渺小,是對我們需要禱告的最好提醒。禱告是我們積極實踐信仰的方式,就這樣簡單地、充滿信心地,相信整個世界都在上帝的手中。在禱告中,我們要記住:“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腓4:6-7)。禱告從來不是上帝的子民不得已的最後手段,而應是我們的第一個行動。

 

考慮到這一點,我整理了在這次疫情期間可以做出的20個祈禱事項。每個事項都關注到某一特定社區的獨特需求。我很幸運我們教會有許多醫療專業人士,其中幾位給出如何在這個時候為他們禱告的建議。我將他們的回應也包括在內。我也試圖更廣泛地思考其他人怎樣受到當前危機的影響。

 

當然,這個清單並不包含一切,但它是一個很好的起點。我希望,它能夠提供一些話語,用在我們教會合一的集體祈禱中(即使是通過線上的方式)。我們相信上帝會俯身傾聽我們的祈禱:

 

  1. 為生病和受感染的人:主啊,我們求你的治愈和幫助。保持身體和精神的健康;控制疫情的傳播。

 

  1. 為特別脆弱的人群:主啊,請保護我們的老年人和那些患有慢性病的;供養窮人,特別是沒有醫療保險的人。

 

  1. 為年輕和強壯的人:主啊,給予他們必要的謹慎,避免在不知不覺中傳播疾病;激勵他們願意提供幫助。

 

  1. 為我們的地區、州和聯邦政府:主啊,幫助我們的政府官員曉得如何分配用於抵禦這場疫情所必要的資源,幫助他們提供更多的檢測。

 

  1. 為正沖在前面了解疫情、並向公眾告知其嚴重性的我們的科學界:主啊,給他們知識、智慧和有說服力的聲音。

 

  1. 為致力於提供最新信息的媒體:主啊,幫助他們以適當的嚴肅性進行溝通,但不至於引起恐慌。

 

  1. 為希望獲得及時信息的讀者:主啊,幫助我們找到最有用的當地信息,使我們成為好鄰舍。使我們遠離焦慮和恐慌,使我們急事要付上代價也能夠實踐建議的措施。

 

  1. 為那些因精神健康問題而感到孤立、焦慮和無助的人:主啊,為他們提供一切必要的支持。

 

  1. 為庇護所中無法實行社交距離規程的無家可歸者:主啊,保護他們免受疾病之害,並在每個城市提供隔離庇護所。

 

  1. 為滯留在國外的國際旅行者:主啊,幫助他們安全、快速地回家。

 

  1. 為世界各地的基督教宣教士,特別是在感染率高的地區:主啊,給他們帶來滿有希望的言語,並裝備他們去愛和服事他們周圍的人。

 

  1. 為面臨裁員和經濟困難的各行各業人士:主啊,讓他們免於恐慌,並激勵你的教會慷慨支持他們。

 

  1. 為在可預見的將來,有年幼子女的家庭:主啊,幫助父母親們有創意地合作,照顧和幫助孩童茁壯成長。對於單親家長,幫助擴展支持他們的網絡。

 

  1. 為那些必須外出工作,不能留在家照顧孩子的父母:主啊,幫助他們找出解決的方法。

 

  1. 為那些需要常規接受治療但現在必須推遲的人:主啊,幫助他們保持耐心和積極的心態。

 

  1. 為要做出影響員工生活艱難決定的企業領導們:主啊,給予這些人智慧,幫助他們做出自我犧牲的榜樣。

 

  1. 為面對社會隔離挑戰的牧師和教會領袖:主啊,幫助他們能有創意地想像如何牧養他們的會眾,並關愛他們的城市。

 

  1. 為正在遠程學習、實習取消、畢業不確定的大學生:主啊,請向他們顯明雖然生活是不確定的,但他們的依靠是你。

 

  1. 為每個社區、社區和城市的基督徒:願聖靈激勵我們祈禱、給予、關愛、服事,並宣揚福音,耶穌基督的名字可以在全世界被頌揚。

 

  1. 為一線醫護人員,我們感謝神呼召他們服事我們。我們也祈求:

 

主啊,保守他們安全健康。保守他們家人的安全與健康。

主啊,幫助他們了解這種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以及不斷變化的治療方案。

主啊,幫助他們在周圍的恐慌中保持清醒的頭腦。

主啊,幫助他們脫離對親人(年長的父母、孩子、配偶、室友)的焦慮。

主啊,讓他們同情每一個照顧的病人。

主啊,在經濟上供養他們,特別是如果他們生病,不能工作的時候。

主啊,幫助基督徒醫護人員表現出超乎尋常的平安,使多人向他們詢問充滿盼望的緣由,以致他們有機會來傳福音。

主啊,我們相信袮是全知、全善、全能的神。教導我們在這個全球危機時刻成為你忠實的僕人。幫助我們跟隨我們的牧羊人耶穌的腳步,他因愛而獻上了生命。裝備我們按著你的旨意行,願你的名得到榮耀。阿門。

 

廣告

為什麼「檢疫」的單字 quarantine,是「四十天」?

為什麼「檢疫」的單字 quarantine,是「四十天」?

文:張文亮博士

「你們在何烈山又惹耶和華發怒;他惱怒你們,要滅絕你們。我上了山,要領受兩塊石版,就是耶和華與你們立約的版。那時我在山上住了四十晝夜,沒有吃飯,也沒有喝水。」(申命記9:8-9)

「我又像從前在山上住了四十晝夜。那次耶和華也應允我,不忍將你滅絕。」(申命記10:10)

瘟疫時,常聽到「醫學檢定」與「隔離」。這兩個是防疫的關鍵詞,皆用一個單字quarantine。
這字是義大利文,意思是「四十天」。

1374年,黑死病在義大利流行,義大利米蘭王國的國王貝爾納博,面對國內慘重的災情,不知如何應付,而他的軍隊又將自海外歸來。歸國又要面對更大的敵人——黑死病。
他在1374年1月17日,下令歸國的軍隊不准登陸。戰船全部停泊在威尼斯海外,一座無人島邊。他前往,與軍隊在一起登岸,禱告四十天,求上帝憐恤國家。
這命令後來稱為「貝爾納博詔書」(Bernabò Order)。他用聖經的《申命記》,摩西在山上禱告四十晝夜,以免上帝滅絕背逆的以色列人。

以後,quarantine 代表「分別出來」,禱告四十晝夜的意義,逐漸變成隔離出去,減少少數人傳染給多數人的風險。

在17-18世紀,quarantine才又改成具有保護隔離者的醫療行為。
19世紀,南丁格爾將quarantine 納入醫療,改為「防疫系統」。她在英國成立「防疫委員會」(quarantine committee)。
1861年改名為「公共衛生委員會」(Public Health Committee),這是普世第一個「衛生署」,後為世界各國所仿效。

南丁格爾提出最好的隔離,是像「方舟」,在大水之上。她在大西洋上,建造「醫院船」,該病人白天在甲板上活動,有好的通風,日曬,給與新鮮的青菜與水果,晚上才回去休息。

她對防疫委員會,提出兩大原則:
第一、國人的生命安全,高於國家經濟,更高於海外貿易。不要為了經濟利益,犧牲百姓的性命。
第二、公佈事實,不以誇張,喧染疫情;不受壓力,為任何特效藥廣告;不屈服政治壓力,美化數據。

她講出一句名言:「擔任報告疫情的人要知道,你的敵人,可能是你最好的朋友。你的朋友,可能是你最壞的敵人。」

瘟疫裡,有人會以特效藥,謀取暴利,她提出:「瘟疫時不得有任何醫生、科學家、研究單位為藥品背書,除了非經過『醫學協會』充份檢定,才能上市。」

「疫情報告時,要口氣平和,表現冷靜,只為生病人數,染病地方,不涉其他的報導。」

瘟疫,不只是可怕的傳染病,也是人性的試探。眾人的苦難,也可能成為少數人謀利、出名、得權勢的機會。

瘟疫的日子,絕對不是出國旅行,吃喝玩樂,是該受節制的日子,否則瘟疫不過去,更多人會失業,更多公司會垮掉,更多店會關門。當糧食不夠,物質不足時,更多人會搶,會自殺,會引精神問題,會起暴動等。

瘟疫的意義,不是誇張,而是人需要更多的儆醒、節制、安靜、禱告、閱讀、與有需要的人分享,以免他們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