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蘋果日報》破紀錄100萬份 12頁特刊「給港人告別書」

香港《蘋果日報》破紀錄100萬份 12頁特刊「給港人告別書」

8小時前
香港《蘋果日報》24日最後一次出刊。

香港《蘋果日報》紙本周四(6/24)最後一次發刊,共印製100萬份報紙,寫下最終篇章,香港《蘋果日報》上下仍秉持本分做好編採工作,以下是香港《蘋果》同仁周三記錄報社製版、印刷的工作實況:

26年來,一字一句,都在守護香港。24日是香港《蘋果日報》最終章,這些年來,我們被責罵過、遭唾棄過,但也曾自豪、亦曾光輝;由「每日一蘋果,冇人呃到我(沒人騙到我)」到「Truth is Power」(真相就是力量)。我們都初心不變,即使創辦人黎智英身陷牢獄,多名高層相繼被捕及起訴,我們都緊守崗位,如常編採,出版創報以來破紀錄100萬份,今夜印刷廠更將成為全港,甚至全球新聞焦點。一直仍在堅持出版,只因要讓讀者知道,《蘋果日報》不但是一份報章,更代表香港的自由。

最後一天的《蘋果日報》將印刷破紀錄的100萬份,更會出版12頁的特刊,以「再會,給香港人的告別書」為題,整份報紙頁數較平日略多,但印數是過去平日一般印刷量的至少10倍。不過,編採流程與平日分別不大,各部門主管如常於下午3時召開編採會議,並已決定好24日、亦是最後一份《蘋果》的頭版,下午5時港聞版再召開會議進一步討論各版面的內容。

有熱心民眾在香港《蘋果》報社大樓外表示支持。
有熱心民眾在香港《蘋果》報社大樓外表示支持。
香港民眾點亮手機燈光照亮香港《蘋果》辦公大樓。香港《蘋果》攝
香港民眾點亮手機燈光照亮香港《蘋果》辦公大樓。香港《蘋果》攝

由於這一天的報紙印量是過去平日印刷量的至少10倍,因此部份版面需提早截稿及製版,包括娛樂版等。至傍晚7時多,香港《蘋果日報》執行總編輯林文宗更與各編輯開會討論各「A叠」、即港聞版面的初稿,6月24日的《蘋果》「A1」初步版面亦已率先出爐。

但今日不同的是,《蘋果日報》的印刷將成為全香港、甚至全球的新聞焦點,23日晚間廠房內有不少本地及外媒採訪,但位置所限,只能安排約10間傳媒於大樓內採訪,包括如路透社、美聯社等,及部分本地傳媒,如立場新聞、眾新聞及《明報》等。

大樓2樓的一端是排版的位置,今晚美術部除員工外,更擠滿採訪的外媒。印刷部提早印刷,預計最快晚上11時半便會有報紙陸續印好。

香港《蘋果》員工在報社頂樓點亮手機燈光。香港《蘋果》攝
香港《蘋果》員工在報社頂樓點亮手機燈光。香港《蘋果》攝

港聞版主管:專注工作 沒時間傷春悲秋

加入《蘋果日報》22年、現職採訪主任的蔡元貴是港聞版的主管之一,幾乎大部份「A叠」稿件都經他處理。1999年加入《蘋果》的他,經歷高高低低不同崗位,面對要送別22年的「至親」,他直言不可能完全不帶情緒,「人嘛,做不到啊」,但他今日更要繼續如常工作,「就是要忙於完成最後一天的編採,反而可以專注在工作上,沒有時間傷春悲秋。」但仍要抽時間向同事交代公司最新決定,「那一剎很揪心,好像對弟妹說爸媽走了一樣」。

他形容「《蘋果》人好堅定,經歷這麼多年炮火」,即使今日「死也死得有尊嚴呀,好過某些報業只剩下軀殼,與朽木同腐」。他形容「《蘋果》給我的就是讀者給我的,很感激每天看《蘋果》的同路人,認同我們的理念,即使是為了馬經而買《蘋果》,也是因為欣賞馬版同事的眼光」。

香港《蘋果》副社長陳沛敏與執行總編輯林文宗主管審視版面。香港《蘋果》攝
香港《蘋果》副社長陳沛敏與執行總編輯林文宗主管審視版面。香港《蘋果》攝
《蘋果》員工認真製作告別香港讀者的版面。
《蘋果》員工認真製作告別香港讀者的版面。

港聞記者:只做正確的事 沒退後餘地

有份撰寫《蘋果》最後報導的港聞版記者梁嘉麗則心情沉重,「原本沒料到明天會是後一天出紙,這兩天一直在趕稿,希望趕得到在最後出報日刊登,而且消息不斷,沒想到當中不斷有不同的消息,其實好難集中寫稿」。她形容其間亦有情緒波動之時,但仍決定收拾心情,「寫好最後一份稿,一邊哭一邊寫,但最終仍能於截稿前完成」。她形容,沒想過做記者會被人中傷、甚至有人身威脅,「但由始至終自己作為記者都只是做正確的事情,沒有退後的餘地」。

執行總編輯林文宗仔細看著最後一日的香港《蘋果日報》。本報記者攝
執行總編輯林文宗仔細看著最後一日的香港《蘋果日報》。本報記者攝

(香港《蘋果動新聞》報導)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