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武訓興學回應「疫苗乞丐」 謝長廷:日本追加贈台疫苗「會有變化」
/cloudfront-ap-northeast-1.images.arcpublishing.com/appledaily/KNX2UEN43VDQZLG2HTUF3ASW7E.jpg)
台灣接連獲得日本、美國及立陶宛贈送疫苗,國民黨譏諷是「疫苗乞丐」。駐日代表謝長廷昨天到東京奧運台灣隊接待城市靜岡市進行交流時,他引用「武訓興學」故事回應此事,他個人受侮辱沒關係,只要能救故鄉人,都無所謂。
謝長廷昨臉書分享,日本東京奧運倒數30天,靜岡市也登記為東京奧運台灣的接待城市,昨一早就直奔靜岡致謝,送上台灣香蕉給橫內國小午餐享用。因聖火正巧傳遞至靜岡縣島田市,他也被邀上台致詞。
《中央社》報導,謝長廷昨在東京奧運台灣隊接待城市靜岡市進行交流時,被台媒問及「疫苗乞丐」的說法是否會影響到日本政府「檢討」(研議)追加提供疫苗給台灣一事?
他回應,日本、美國好意贈疫苗給台灣,如果結果適得其反或是有不負責任的謠言、不正確的解讀出現,這樣對於贈疫苗者來說,當然是一個挫折。畢竟,日、美等國也有議會、也有輿論,這些國家當然就會做評估,思考是否追加提供。
關於日本政府研議要追加提供台灣的疫苗何時運抵台灣,謝長廷表示,有些事若做澄清,有正面結論的話,大家就會有成人之美;若事情都是負面的,就會拖延。以日本的文化來看,講「檢討」(研議)當然就是朝那方向(正面)在考量,但是當然會有變化,每天都有變化。
謝長廷引用歷史故事「武訓興學」表示,他個人受侮辱沒關係,百般侮辱都能忍,只要能救故鄉人,都無所謂。他的想法就是毀譽在人,別人要怎麼說,他無法擋。但駐日代表處須負責去(向日本政府)澄清、解釋說台灣的民意並非都那樣想,那樣的言詞不具代表性。他會向日本表示,大多數台灣人還是心存感謝的。
謝長廷認為,如果講自己的政府(行乞),那是自虐;但如果是講贈送者在施捨,那就不對。日本政府在宣布要提供疫苗給台灣時,特別言及東北大地震(311大地震)時台灣的捐款;美國也特別提到台灣捐贈醫療用口罩,這些國家都沒「施捨」或驕傲的心理。他認為,不接受人家幫忙的人,其實也不會幫忙別人。(即時新聞中心/綜合報導)